Toggle Menu
贝博app体育下载安装:林州要闻:出太行、富太行、美新时期三部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林州要闻:出太行、富太行、美新时期三部曲

时间: 2023-12-19 00:16:40

  河南林州市(原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冀、豫、晋三省结合部。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6﹪。千百年来,林州人民和贫瘠少雨的自然环境抗争,练就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新中国成立后,林州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奏响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创业三部曲,使林州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林州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时空定位,开启并奋力实施着“美太行”的新征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给林州农村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等土地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行,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生产快速地发展,农村经济得以繁荣,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这一时期,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群众性的深翻改土运动已告一段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怎么样才能解决“闲着没事干”的现象成为林县县委工作的重心。经过深思熟虑,县委决定发挥地区优势推行副业创繁荣,即发展建筑业。

  林州素有“建筑之乡”、“工匠之乡”的美誉,建筑精良自古闻名,人民从事建筑业历史悠远长久。明朝初期,全县就已形成从事外出建筑的工匠队伍。清朝时期,林县工匠的建筑技术已闻名天下,全国四次广征名匠重修古代建筑,林县工匠均参加。民国时期,全县18万人口中,从事建筑业者近2万余人。据《重修林县志》记载:“近则工界颇见发达,北方各省铁路、汽车路、矿业及其他精巧著者尽见林工。”据《河南省建筑志》和《安阳市建筑志》及《中国铁道建设志》记载,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的110条铁路、公路干支线个煤矿,均有林县工匠的足迹。在解放战争中,林县有400名工匠参与了中国领导的第一条铁路——邯郸至涉县段22座大石桥工程建设,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和集中兵力进行淮海战役,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十年修建红旗渠,更是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外出建筑业受左的思想影响,受到极大限制。改革开放后,针对这一传统优势,县委、县政府召开各种会议,大张旗鼓号召出山创业、建筑致富,自此,“一把瓦刀闯天下”掀起了千军万马出太行的创业历程。

  突破历史枷锁,建筑业迅速崛起 。红旗渠成功修建,哺育造就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为林县建筑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修渠过程中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成为建筑队伍占领市场、树立形象、赢得声誉的不竭动力。

  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国建筑业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林县的能工巧匠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走出太行山,奔赴祖国各地一展身手,并迅速汇聚成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强大阵容。林县县委、县政府敏锐地看准了建筑业这一个市场,抓住机遇,及时作出调整产业体系,把建筑业作为发展林县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为了调动农民建筑队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及时引导将建筑业的提留政策作了调整,由集体、个人分成或七三分成,改为外出建筑队只需交纳10%至15%的管理费,政府还对外出建筑队按成绩大小、贡献大小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其家庭给予适当照顾,解除建筑劳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截至1988年,全县从事建筑业的人数从1965年的3万人发展到8万人。

  为了加强对建筑队伍的组织领导,形成统一有序的“匠乡之旅”,政府于1982年设立县、公社、生产大队三级管理机构,确立农村建筑队的组织原则和劳动纪律,完善各项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1986年,进一步确立了集体建筑企业经济政策和经济收益分配制度,提高职工工资福利标准,规范建筑队伍施工行为,对建筑劳务人员进行定期技术培养和训练,提高外建施工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县委、县政府充分的发挥劳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在西安、北京、郑州、太原等地成立联营公司,广泛开辟市场,并加强乡镇集体建筑企业的管理,全县外出队伍达到2200多个,其中县营建筑企业和联合经营企业达到16个,乡镇建筑公司l7个,从业人数首次达到10多万人,从此形成10万建筑大军出太行的壮观局面。全县建筑业年完成建安产值6.8亿元,劳务总收入达到2.1亿元,为国家积累税金5000余万元,为乡村提供建设资金700多万元,全县建筑业总收入比1963年提高了20倍。

  1988年至1989年,县政府先后成立独立的建筑业管理部门和龙头建筑企业,建立行业党委,引进执法监督机制,健全驻外建筑管理机构,形成了独具林县特色的建筑业管理体系,即以建工局为中心的调控服务体系,以建筑总公司为龙头的经营管理体系,以执法部门相配合的监督保证体系,以总公司党委为核心的思想政工体系。这一管理模式使全县建筑业迈入组织成网、流动有序、运行规范的良性循环轨道,外建队伍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大中城市,东到上海浦东、大亚湾,西到新疆、西藏边城,北到绥芬河、黑河,南至海南的海口、三亚都有林县的建筑工程队。1989年10月,林县被确定为国家建筑劳务基地县,开辟了国外市场,先后承建了巴基斯坦、科威特、卡塔尔、南也门、俄罗斯等国的工程建设项目。全县共核定建筑安装及房地产开发企业431个,稳定发展建筑工程队2200多个,形成固定资产2.1亿元,其中大中型机械设备1.4亿元,流动资金1.6亿元,拥有各类专业方面技术人员9873人,不论民用和工业建筑,仿古与仿外建筑,安装与装潢,都具有综合承包生产经营能力。全县从事建筑业人数达到10余万人,成为全国外出建筑业人数最多的县份。

  建筑业的发展应该要依据形势,一直更新建筑学知识,培养技术人才。1980年7月,林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专门开设建筑专业班,为建筑队伍培养技术人才。同时,县政府还定期在多个建筑施工工地组织现场技术培养和训练,鼓励技术人员以老带新,自选门徒,传授实施工程技术。不少建筑队、建设公司开办业余技术学习班、建筑规划设计班,聘请技术人员作老师,建筑业管理处不定期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这些措施使林县建筑规划设计、实施工程技术逐步的提升,各种建筑人才不断涌现,在原有五匠(瓦工、木工、石工、雕刻工、铁工)的基础上,又延伸出钢筋工、装饰工、电焊工、水电工、油漆工、水暖安装工等,并掌握了干湿粘新石子墙面、水洗彩色石子墙面、地面磨石、水磨石粘合等新型装饰技术。建筑施工也由过去包工不包料,发展到设计、包工、包料流水性作业,由过去仅能承担土、石、木结构建筑或民用楼房建筑,发展为既能承担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建筑,又能承建中高层楼房建筑、群体建筑、古园林建筑和工业生产厂房建筑。十年来,林县建筑大军通过请进来派出去和火线培训等办法学习技术,培养了一批建筑技术人才,现有高、中、初级技术人才9286人,四级以上技术工人5.5万人,持证上岗的经理、队长720人,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是合理的的工程技术骨干力量。

  为占据城市建筑市场,林县建筑行业还提出了“争信誉,创全优,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施工宗旨,要求各工程建筑队发扬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去抢占市场。由于林县建筑队劳动纪律严明,施工安全有保障,工程质量过硬,节约原材料突出,工人吃苦耐劳且思想作风好等,先后受到《人民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的赞誉。1985年,全县建筑队承包工程1850项,创全优工程640项。80年代首都十大优质工程中,林县建筑施工队参加了8项。

  十万大军出太行,使林县建筑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快速地发展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的富民工程。建筑业的繁荣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还改变了城乡面貌,提高了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带动了乡镇企业及建材生产、建机制造等相关产业,加快了农业、农田水利设施、交通道路、文化教育、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步伐。1989年,林县外出建筑业的收入达3.5758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加了10倍,建筑业单项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连续十年,林县城镇和乡村居民储蓄余额稳居河南省百余县(市)之首。

  林县外出建筑业的发展,使林县人民找到了新的致富渠道。毫不夸张的说,银行存款余额的70%来自建筑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70%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得益于建筑业。利用从建筑业获得的收入,林县人民购买了汽车、拖拉机、收割机等先进生产机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1980年以来,全县利用建筑业返回的集体积累资金,先后打深井1200多眼、旱井9400多眼,整修小水库12座,硬化田间渠道1.7万多米,修建塘、堰、坝136处。

  建筑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巨额的经济效益,使林县人民深刻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建筑队、建筑企业致富不忘家乡,大力普及农村教育,为家乡人民修建教学楼、开办小学,修建剧场,兴办图书馆、阅览室,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许多村还利用外出建筑业收入引水上山,自建水塔,安装自来水管道,整修硬化街道,修桥补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交通条件。

  建筑业的兴盛还带动了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电力、乡镇企业、文教卫生等多个行业共同振兴。1989年,全国建筑业面临收缩局面,各地纷纷制定政策保护本地建筑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林县建筑行业及时作出调整策略,通过与各地企业联营挂靠等形式,由单纯土建向设施安装、装潢装饰、园林古建、防腐、筑路、房地产开发、建材加工、建筑机械制造、采矿磁选等多种行业延伸,使林县建筑业呈现出新的活力,推动林县工业、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为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金积累,有力地支援了林县的各项经济建设,仅1990年到1992年,林县建筑大军累计完成安装工程量40多亿元,上交国家各种利税1.5亿元,带回县里的劳务收入11亿元,全县98万人,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000多元。使封闭的林县人在城市意识、商品经济意识的熏陶下,解放思想,提高素质,走出跨行业、跨区域的经济发展道路。正如在1993年河南特别试点县(市)座谈会上总结的那样:十万建筑大军出太行,大搞劳务输出,实现了“五子登科”,即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了致富的路子。

  经济的腾飞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凭借建筑业积累的雄厚资金,林州人把目光转向了自身,利用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全力发展乡镇企业,走出了一条向工业化进军的艰难发展历程。

  建筑业的繁荣,使林州的决策者们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全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更大范围内发挥本地优势壮大集体经济,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真正的完成林州的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学习外地经济发展经验,林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确立了“农业为基础产业,建筑业为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和县办工业为主体产业,林业为后背产业”的四大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把过去被认为是“副业”的乡镇企业摆到了突出位置。

  1986年5月,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村、组、联合体、庭院“五个轮子”一起转,多形式、多层次、多模式发展乡镇企业。是年城关乡企业产值率先突破亿元大关,达11470万元。

  1987年,县委、县政府明白准确地提出,乡镇企业为林县支柱产业。鼓励发展投资小、耗能少、见效快的个体庭院经济。

  80年代初,一批建筑工队长和社会有识之士纷纷在农村投资兴办乡镇企业,市委、市政府不仅放宽政策,给予优惠条件,还多次组织市、乡、村主要领导到巩县、新乡、广东、上海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由于产业体系的调整,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姚村史家河、定角两个村办集体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时期林州乡镇企业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两个村同时起步,依托集体优势,全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全村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89年,两个村产值都在1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元。

  史家河、定角村办企业的发展,在林县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和示范效应,广大干部群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身发展的前景和希望。1988年,县委、县政府学习借鉴广东、江苏一些地方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乡镇企业经验,因势利导,作出县、乡、村三级工业大推进发展的策略。各地纷纷利用山区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全力发展建筑、建材、采矿、机械铸造、食品加工、造纸等产业,上庄啤酒厂、井头精铸厂、城西镇西街村铝制品加工厂等村办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从而形成了以集体企业为骨干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模式并举的经济结构。1989年底,全县公司发展到14694个,从业人数达21.4万多人,固定资产总值35774万元,产品2800余种,实现总产值10.6亿元,利润13161万元,上交税金3676万元。

  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营企业的重要助手,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0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全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林县的乡镇企业步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试验区。

  面对市场经济创造的平等竞争的良好机遇,市委、市政府根据安阳市委、市政府对乡镇企业提出的“千村千万工程”新要求,把乡镇企业摆在六路奔小康的第一路,并根据建设90年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红旗渠工程”,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

  面对乡镇企业的已有成绩,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全方位实施新的突破。一方面,把基础较好的姚村镇作为全市乡镇企业的排头兵,加大宣传,树立典型,要求各乡镇参观学习,汲取经验。另一方面,围绕基础虽差,但发展较快、成效突出的任村镇,召开现场会,启发各乡镇深入思考,奋起直追。对于村级企业,把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有发展前途的36个村列为“八五”规划实现亿元重点村,坚持重点指导和扶持。把已有一定基础的72个村作为骨干村,力争“八五”末产值突破3000万元。

  调整布局,发挥优势,增强竞争能力。为使乡镇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林州充分调动各地区特色,逐步确立各自优势较强的主攻方向。1993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林县乡镇企业以市场为依托,确立全市乡镇企业要围绕铁、石、果、药这四大优势选定项目。横水、河顺、东姚等乡镇铁矿资源丰富,便大办磁选、炼铁、铸造、机械加工等企业,形成系列化生产模式。姚村镇紧紧抓住机械加工传统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与国营大中型企业相配套的汽车配件、铁路配件、煤机配件等企业群体。东岗、任村、石板岩、城郊等乡镇围绕石材优势搞开发,新上或扩建花岗岩、银晶石、石英砂、地板砖、建材陶瓷等项目,形成了专门石材生产基地。原康等乡围绕“果”字作文章,全力发展果茶、饮料、罐头等生产项目,效益十分可观。县委、县政府树立了以定角、史家河的企业规模,上庄啤酒厂的效益,下园村企业的滚动发展,北巷口、社书村的干劲,西街、其林台村的速度,唐古酒厂创名牌的意识,下砚科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超,全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局面。全年考察新项目431个,其中新上346个、扩建5个、技改22个、恢复7个。设计投资56970万元。当年投入资金35989万元,385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6.4亿元。

  大力推行股份制,促进企业转换机制,增强活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乡镇企业迫切地需要转换自身机制。为此,从1993年开始,全市在乡镇企业中大力推行股份制,使企业真正建立和完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市委、市政府与省社科院联合成立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林州股份制企业研究所,重点研究指导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在各乡镇的配合下,抽调大批干部组成专门工作组,推行27个股份制合作试点,并总结出4种股份制模式在全市推广。为使股份制在全市顺利推行,市委、市政府接连发出《关于加快推行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决定》、《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操作程序》、《股份合作制企业组建中的资产评定估计问题》等文件,及时解决推行股份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股份合作制的实行,有效地缓解了资金紧缺的矛盾,也从根本上转换了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全市乡镇企业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到1995年底,全市乡镇企业达到22277家,总产值9566589万元,从业人员28.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8元。

  逐步壮大的林州市乡镇企业,在此阶段展示出了自己的显著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集体企业为主,多轮驱动;工业公司为主,多业并举。1995年,乡(镇)村两级共有集体企业2618家,实现产值56.8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9.7%。按照行业分类,工业公司比重较大,全市各级乡镇工业公司有4133家,1995年产值占总产值75.1%。建筑企业产值占8.8%,交通运输业产值占8.1%。

  第二,一批重点和骨干企业已形成,铺就了全市乡镇企业巩固发展的坚实基础。仅工业公司方面,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大规模的公司就有111家。全市行政村共536个,有345个行政村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全市17个乡镇,有3个乡镇产值超过10亿元,有7个乡镇产值超过5亿元,其余也全都超过了1亿元。

  第三,产业体系趋向合理,优势行业初步形成。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采矿炼铸、医药化工、轻纺造纸和食品加工等六大行业群体的形成,带动全市乡镇企业向着更加快速、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四,外向型公司发展加快。截至1995年底,林州市外贸出口乡镇企业已有77家,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售额达3.8亿元。这一些企业中,有一批已与港台、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供货关系。此外,外商来林州投资势头日益看好,三资企业落户林州达11家。

  第五,企业整体素质显著提升。通过攀带战略,实行横向联营,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全市有894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多种合作伙伴关系。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高中级技术人才达12422名,初级技术人才达30174名。企业中有90%以上的职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在全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有胆识、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其中,市级以上的农民企业家22人,优秀厂长经理183人。全市乡镇企业产品获省以上科技成果奖22项,省以上高品质的产品55种,70%以上的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美太行”战略提出,是对“富太行”战略实施之后林州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林州长远发展的一种规划。更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热切呼应和具体实践,是百万市民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福祉,是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应有之义。“美太行”,囊括了从生态到产业、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内涵到外延、从素质到形象、从物质到精神各个层面的提升和跨越,是时代、社会、生活、百姓、环境之美的总和。

  2012年12月31日,林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员会议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快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开启“美太行”新征程的决议。2015年1月24日,林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进“美太行”创业征程,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建议》,《实施意见》明晰了“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这个战略定位的四个内涵和支撑:把林州建成三省交界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四个中心,实现“从省际边缘向中原门户、从交通末梢向三省通衢、从封闭自强向开放包容”的三大转变。“美太行”,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林州发展的一个提炼概括,也是此后发展的愿景和目标。

  新世纪之初,围绕发展,历届市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突出重点发展,努力提升,使林州由“富”向“美”转换。2001年,全市提出了实施“工业创强市,城建创精品,旅游创名牌,环境创一流”四大战略。2004年提出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强力抓环境”工作思路,努力实现林州经济跨越式发展。2007年提出了突出工业中心,转好城建和旅游两个两点,实现“双进”(全省进十强,全国争百强)宏大目标。2010年,市委立足历史节点,审时度势,提出了“攻坚十二五,再造新林州,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提出并践行了“精神立市,工业强市,福民兴市”的工作思路。2016年,在林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题为《坚持精神立市,推动跨越发展,为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中精确指出:立足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长远目标,围绕生态建设这一核心,坚持精神立市,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三力同驱’,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全力打造全域式景区、全域式园区、全域式社区‘三个全域’,加快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的总体思路。经济社会在新世纪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美太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舆论先导。

  (1)工业持续较快发展。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百亿,达到113.70亿元。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超百亿目标。而两年后的2005年,工业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超过两百亿,达到了226亿元。2014年,林州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123亿元,与2003年首次突破百亿相比,增长885%,年均增长近百亿。县域经济总实力由21世纪初的10多名,跃入全省前10强。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153亿元,增长6.4%;工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6.6%。

  2015年林州市生产总值471.2亿元,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亿元,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增长16.3%。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15197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7元,增长8.5 %。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市),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2)工业园区发展迅速,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提升。2003年,陵阳工业园一期工程建设完工后,八一集团公司、合鑫钢铁公司等4家企业入园兴业。2005年8月,陵阳工业园更名为林州经济开发区,全年合同利用外资5.56亿元,引进企业16家。2006年4月,林州开发区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搞了三个园区建设,合同引进外资2.24亿元。2008年,投资五大项目:大唐林州热电公司28亿元,林丰铝电25亿元,凤宝1080立方炼铁高炉5亿元,合鑫铸业3亿元,桥宏实业3亿元。全部投产后,年新增产值122亿元。

  2009年,成立林州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4.45平方公里。新上中农抗菌肽、重机采炼机、大唐林州热电机组等8个亿元项目。总投资81.72亿元,入驻企业187户,完成企业总收入131亿元。2010年,新上顺丰电动汽车、离子液、昊远通用曲轴项目4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亿元。2011年投资74.8亿元,大唐林州热电11月4日开始向市区供热,新增投资16.2亿元林州生物产业科技园项目,投资25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孵化园项目。2012年,中农颖泰生物科学技术产业园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

  2012年10月13日,红旗渠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197家,完成企业收入430亿元。2013年,重机林钢开工投产。10月,林州光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万吨电子级玻纤项目正式投产。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1.2亿元,增长10.7%。总投资129.41亿元的28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0.45亿元。4000万平米电子布、15万吨油井管深加工、100万台电冰箱等项目建成投产,300万只镁轮毂、电动汽车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1亿元,对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厂、电网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配套。完成土地收储1300余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7.2万平米。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被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的园区,并荣获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2015年产业集聚区总投资1.44亿元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试运行,洹河生态公园基本完工,完成土地收储出让1200亩,新建、盘活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20家,限上企业109家,实现主要经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4亿元,税收9.4亿元。

  (3)全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面落实节能减排。2006年,林州市大型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2012年林州市裕通碳素公司的焙烧智能优化节能减排控制管理系统项目、凤宝的高炉余压回收项目,林丰铝电的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都实施并奖励资金到位。林州255家汽车零配件铸造厂全部完成冲天炉改造,使用电炉进行生产。2014年,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拆除冲天炉94座,治理大气污染企业38家,淘汰改造城区燃煤锅炉53家,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75家,累计注销黄标车3296辆。荣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称号。

  (4)科学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培训和引进管理、技术、科研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更看重协同创新,与中科院、中国农大、中国矿大等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鼓励支持重机集团、凤宝管业、中农颖泰等企业申报科技专项,在中农颖泰公司建立林州市首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截至目前,林州建立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2014年,组织企业申报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10项。清华·红旗渠新材料产业化发展中心建成试运营,成为清华大学首家县域合作园区。新建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5家。863科技产业园一期投运,部分科研机构及企业已入园。建成我市首家“院士工作站”、“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服务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863科技产业园成功升级为“省级科技孵化器”,注册企业61家,入驻企业46家,新增1家省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林丰铝电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光远新材料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再次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市”。林州市顺利加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成为“众创”新基地。

  2、旅游品牌效益日益突出1992年,林州开始请北京大学对风景区全面考察,总体设计,先后出台了《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设计》、《林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设计》、《林州市旅游业总体发展的策略企划纲要》。投入大量资金,对红旗渠游览区、太行大峡谷开发建设。1996年,林虑山风景区被河南省命名为“十佳风景区”。2002年10月,红旗渠游览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2003年4月,红旗渠景区入选中国旅游知名品牌。1992到2003年,林州先后9次成功承办国内、国际滑翔比赛。旅游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众多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林州经济的发展。

  新世纪,林州高标准做靓 “红、绿、蓝”三色太行。抓好管理、营销、导游三支队伍建设,精心打造红旗渠旅游节、滑翔运动节等节庆活动,叫响“中国林州”文化品牌,提升林州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发天平山、黄华山、洪谷山、柏尖山、五龙洞等景区,开展体验游,度假游、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蓝天滑翔游。太行大峡谷被评为4A级景区,红旗渠景区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旗渠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红旗渠林虑山荣膺国家地质公园。林州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字号”旅游品牌达到19个。

  整合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旅游资源,争取5A级旅游区。全市投入资金大搞建设,建成了直上太行山巅的“观光天路”,投资2.7亿元的红旗渠迎宾馆、投资1.2亿元的红旗渠纪念馆新馆、青年洞入口服务区、投资3000万元的青年洞红色廊桥等。投资2亿元、占地2300平方米的航空运动主题公园建成投运等。同时加快建设城市西部生态休闲区。2015年红旗渠·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通过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评审,万泉湖、洪谷山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林州市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城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石板岩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红旗渠景区被评为首批20家“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9家农家乐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林州市完成“红旗渠号”高铁列车冠名,成功举办“国际友好和平艺术节”、滑翔伞赛等系列文化旅游推介活动。2015年林州市全年共接待游客接待游客571.7万人次,综合收入12.5亿元,分别增长8.4%和10.5%。林州市入选最美中国人文城市、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城市,成功创建成省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县)。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林州集资为主,多渠道筹资,完善农村公路网路,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旅游网络,约投资5.8亿元,先后水泥硬化乡村公路1400余公里,到200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标,被河南省确定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市)”。2001年开始,实施县道升省道项目建设,使全市干线公路在大林线、东南线两条的基础上增加了翟阳线亿元的安林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林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极大地改善了区域通行条件,带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一纵三横”:一纵即规划建设林州至石家庄高速,三横即林州至长治高速公路、鹤壁至辉县高速公路、山西中南部铁路。晋豫鲁铁路通道林州段全长33公里,总投资25.5亿元,并配套建设晋豫鲁铁路主线至林州产业集聚区铁路专用线项目,产业集聚区大通物流园项目。投资27.16亿元、全长39.37公里的林州至长治(省界)高速公路河南段已于2012年11月22日完成通车。投资14亿元、长20.141公里的鹤辉高速林州段正在推进。

  新建林州汽车北站客运中心,构建林州产业集聚区“七横六纵”道路网,建设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园区等一批专业物流设施建设,形成大通道、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新格局。截至2014年底,林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7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4公里,省道272.519公里,县道123公里,乡道900公里,村道1127公里;拥有各类公路698条,农村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5公里,实现了乡乡、村村通油(水泥)路,形成了一个干支相连、城乡沟通、结构符合常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公路网络。2014年,林州市拥有各类运输车辆2万台,从业人员4万余人,开通跨省、跨区、跨市县客运线%的行政村通了客车,运输业发展到了10多个省50个中心城市。开通了通往大峡谷、红旗渠青年洞等景区的旅游专线;在公交方面,现已发展公交线多公里。全市拥有汽车客运站16家,年客运量1.38亿人次,货运量1.37亿吨。全市形成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新格局。

  林州交通便利,晋豫鲁铁路、林长高速、鹤辉高速打破了太行山千古屏障,打通了东西向交通。纵贯南北的石林高速、林桐高速将成为与京港澳高速并行的交通大动脉。两横一纵的高速公路架构和晋豫鲁铁路在林州三重交汇,使林州真正的完成了“从省际边缘向中原门户,从交通末梢向三省通衢,从封闭自强向开放包容”三大转变,使林州成为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等经济区域合作交流的北部门户,提升了我市战略区位优势,变省际边缘为发展前沿。

  (1)城市品位大幅度提升。2001年开始投资6000余万加快城镇基本的建设,改造市区两个转盘,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建成总面积53万平方米的绿地。完成城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撤销了城关镇,设立了振林、开元、龙山、桂元4个街道办事处,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建成了全省一流的行政服务中心。2011年到2014年实施城建大提升建设规划,林州市初步形成了“八纵十四横”的主城区和一个产业集聚区的城市框架。三年城市建设完成投资93.5亿元,市区面积从十年前的1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十年前的12.9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5万人。新建、改造市政道路50条(段)101公里,新建小区65个。

  2012年5月,启动铁牛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它是城市景观形象的入口门户、山水名城的核心景观区、主城区的主要生态旅游休闲场所。2013年,红旗渠水顺十二支渠流进了4个库区相连460余亩水面的龙湖,改善了旁边的环境。全长10公里的城市黄金轴线——红旗渠大道建成通车,2008年开始动工占地430亩、投资1.06亿元的人民公园建成开园,成功将山水引入城市,城市融入自然。2010年开始动工占地171亩、投资4700万元的人民广场建成投用,林州人有了自己健身、休闲的美好环境。

  红旗渠大道和太行路“十字轴线”将建成三省交界区域一流的县域政治文化核心区和高端商务区。初步构建起北至安姚公路,南到天平大道、东连翟阳线、西接红旗渠山前景观通道,涵盖城郊、姚村、陵阳、横水、产业集聚区等乡镇总面积达187平方公里的区域城市全新框架。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载体,坚持以绿美城,打造城市绿化新亮点,新增绿化面积1144.5亩,栽植各类苗木125.8万余株,全市绿化覆盖率40.73%。以人民公园为标志,先后完成对林虑大道等5条道路和21个游园绿地的绿化配套,初步形成了“一路一景、移步换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体系,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

  以水活城,编制城市水系规划,将红旗渠水引入市区,启动对马肩河、桃园河、黄华河、洹河、十二支渠的综合整治,通过城市水系的建设,彰显城市灵气。2015年投资3000万元完成林虑大道西延等3条道路续建、长建路等8条棚改配套道路顺利推进,投资1.09亿元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投入运行,投资4000万元铺设供热管网5.6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天然气管线个,城乡环卫设施显著改善。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总投资16.7亿元的龙头山、水车园等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生态绿化不断的提高,投资6500万元,新增、改造绿化36万平米,完成绿地游园提升130余块,森林围城7200亩,廊道绿化2000亩,山区绿化11.4万亩。2015年林州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顺利通过审核。

  (2)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产城相融、以产带城,实现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区的有机对接,加快林(州)陵(阳)一体化,支持姚村建设镇级市,培育“林陵”、“林姚”发展隆起区,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市域次中心、重点镇为骨干,一般镇为依托的现代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抓好旧村改造、城郊带动、整村搬迁、中心集聚、新村整合五种类型社区建设,引导农民向城区、产业集聚区、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实现五区联动,统筹发展。

  畜牧业不断巩固发展。林州市不断推出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加快了畜牧业发展。 2006年,全市畜牧业投入资金8600万元,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210个,全市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畜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3家,年产值3.3亿元。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2012年,全市畜牧业投入资金3.7亿元,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82个,全市规模养殖场达到7190个。其中,万头规模猪场28个,5千头规模猪场23个,万只鸡场76个。2014年,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3亿元,新建扩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5个,实现牧业产值30.1亿元。投资2.8亿元,建成现代农业园区30个,万宝山生态示范园、梅平生态绿色农业基地等现代农业效益初显。2015年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2.1亿元,新建扩建各类规模养殖场45个,畜牧业产值达31亿元,投资2.48亿元,建成19个总占地面积5.4万亩的现代农业园区。

  生态林业建设风生水起。2005年,各类造林45650亩,义务植树200万株,实现产值1.56亿元,全市4.92万亩退耕还林中选用经济树种和生态经济兼用树种造林的4.61亩,利用林下间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有2.5亩。2010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林业生态市。2015年,完成核桃栽植任务4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2.5万亩,小杂粮种植培养面积达到14.2万亩。“东姚洪河牌小米”入选“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

  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开展了“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2011年,投资1500万元解决3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城镇集中供水率达到100%,解决253个村饮水安全问题。2012年,投资4670万元解决了15个乡镇8.7万人农村居民、1.02万人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投资1.26亿元,共技改渠道510公里,治漏库塘140座,新打水窖3000眼,机井10眼。2013年,投资3413万元解决了12个乡镇6.3万人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投资3.3亿元,干支渠维修、技改渠道70公里,地埋管道259.73公里等。2014年,完成渠道节水改造60公里、小水库除险加固10座,新建维修治漏库塘3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平方公里,解决13.6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第四水厂完成投资1.2亿元,初步具备供水条件。2015年,投资2950万元的第五水厂竣工并具备通水条件,投资5829万元解决10.2万农村人口和2.4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6、建筑业进行“二次创业”林州各届党委政府把发展壮大建筑业作为就业及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2006年恢复成立林州市建筑管理局,有18个驻外管理办事处,16个乡镇建筑管理办事处,28家建筑企业和劳务企业。2012年,被评为全省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先进县(市)。全市有建筑企业95家,出外从事建筑人数17.8万人,完成产值210亿元。同时实施回归工程,在外注册兴办建筑企业有9家回归家乡,为家乡做贡献。林州骨干建筑企业整合重组,强强联合,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林州建筑”品牌竞争力,实现建筑业的“二次创业”。2015年林州市突出总部经济 建筑实力持续增强,总部经济进一步壮大,新增企业58家,企业总数达到259家,企业实力慢慢地加强,泰宏集团、林州建总承建项目双双荣获“鲁班奖”,红旗渠建设集团、大成建设集团被评为全国建筑业“双百强”企业。林州全年建筑业承揽建安总值1200亿元,完成产值1100亿元,创劳务收入100亿元,完成建筑业税收(全口径)11.5亿元。林州市被评为“中国建筑之乡”

  十一五期间,财政投入资金23.85亿元推动民生事业新发展。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引进先进办学理念,投资3.3亿元新建、扩建、改造学校91所,使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公益文化事业,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新三馆建成投用并实现免费开放,建成16个乡镇文化站和364个农家书屋。再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殊荣。将全市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医保,投资1.2亿元改善城乡医疗条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争取各类救助资金2.6亿元,对城乡低保儿童、老人、残疾人等进行救助。美丽乡村建设年年有发展,2015年,民生支出达到3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3%。社会保障更完善,城镇新增就业12141人,下岗再就业472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亿元,1450名人员成功创业。投资9000万元,加快昌泰花苑、聚贤苑等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保障各类住房困难家庭1329户。教育医疗全面进步,十三中(七小)、二小分校建成投用,永和希望小学加快建设,18名学生被清华、北大、港大录取。人民医院新址、食管癌早诊早治中心建成投用。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以上,城镇医保参保人数16.89万人。社会救助慢慢地增加,累计发放低保金、救助金、抚恤金1.78亿元。全年募集善款3760万元,发放救助款物3836万元,受益1.16万人。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向上争取扶贫资金2088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5个,脱贫4000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投资1.8亿元完成280家企业大气环境治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00天。.突出风险防控,自觉接受人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87件。逐渐完备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建设,促进“阳光交易”,完成项目353宗,成交总额9.7亿元,增收节资5424万元。格外的重视安全生产,排查整改安全风险隐患3403处。慢慢地增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总投资1.3亿元的“天眼”工程,一期建成投运,二期正在紧张建设。积极推行“责任+阳光+打击”工作模式,信访案件结案率100%。妥善处置非法集资,完成兑付2950万元。

  1、“美太行”是林州创业三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再发展。上世纪60年代至今,林州人以太行红岩般的坚韧谱写了雄浑的创业三部曲,县域经济总实力跃入全省前10强。林州已进入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和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的优化发展期,城市地位和区域影响力逐步的提升的崛起发展期,人居环境与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协调发展期。“美太行”,就是继“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之后,着眼转型提升、城乡统筹、生态和谐和民生幸福,持续求进,砥砺前行,致力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第四次创业。 2、“美太行”是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展为“五位一体”,这对林州开启“美太行”新征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城乡、统筹资源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世界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和谐发展。 3、“美太行”是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持续为民奋斗的现实需要。林州人创造了红旗渠精神、发展着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林州人。红旗渠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必定还是激励、支撑林州人民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每个林州人都有责任更好地传承弘扬这一精神,使之深深熔铸于灵魂、落实在奋进的脚步中。这一历史使命要求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和群众呼声,在现有基础上,乘势而上,继往开来,持续推进科学发展,增进群众福祉。

  4、“美太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林州实践。 经济更发达、城乡更和谐、生态更宜居、生活更幸福,在转型中推动经济发展,在提升中改善民生,在发展中构建和谐,积极探索新举措新机制,开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美太行”与习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密切关联、遥相呼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林州实践”,必须顺势而为,积极地推进。 今天的林州,在美太行的旋律下,对美进行新的梳理和提升,提出了在林州建设全域景区、全域园区,打造世界级山水田园城市的构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林州人民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美丽中国理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延续红旗渠畔创业梦想,着力打造“双高”产业集聚群,推动产业互动,城乡融合和民生改善,描绘着 “美太行”的恢宏画卷。

  林州新闻、安阳新闻、林州教育、安阳教育、林州直播、安阳直播、林州历史、安阳历史、走遍林州、走遍安阳、林州快讯、安阳快讯、林州慈善、安阳慈善、林州文化、安阳文化、林州旅游、安阳旅游、林州摄影、安阳摄影、红旗渠慈善、林州红旗渠、林州论坛、安阳论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